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10月2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民生·民声
2025年10月24日

“流量”变“留量”解码佘村田园新梦

阅读量:402

青砖黛瓦间,“金陵艺术村落” 满是艺术气息;村巷深处,醇厚的咖啡香气徐徐飘来;乡野之间,宿进民宿推窗见绿、枕山而眠……曾经的小山村,如今以多元业态火出了圈。佘村实现华丽蜕变的秘诀究竟藏在哪里?让我们一起走进佘村,探寻答案!

东山街道佘村社区占地面积约17.09平方公里,呈现“三山两湖六村庄”的生态格局。户籍人口2188人,社区党总支下设4个党支部,共有党员97名。佘村社区党总支发挥“头雁”作用,紧扣“党建强、产业兴、群众富”目标,探索乡村振兴特色路径。

“组织+联动”深度融合 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为实现党组织对“两企三新”领域的有效覆盖,佘村社区将新兴领域党员吸纳进“三山两湖”党支部,以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和影响力。

社区积极引导新兴领域党员主动“亮身份、当先锋、作表率”,发挥其“联系广、信息灵”的优势,成为社区治理的“移动探头”和“前哨力量”。今年6月,社区组织新兴领域党员奔赴十里长山凹,开展环境清整志愿服务;10月开设红十字急救培训,着力提升党员的应急救护技能;节假日旅游高峰期时段,党员志愿者协助保障交通畅通和游客安全。

通过“铁打的组织”和常态化的工作机制凝聚“流动的群体”,佘村社区不仅增强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组织归属感与社会认同感,更将党建优势转化为了实实在在的基层治理效能,将治理服务的“神经末梢”延伸到村头巷陌,构筑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文化+产业”双轮驱动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佘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带头招商,紧紧围绕“金陵古风第一村”的文化定位,精准对接与村落气质高度契合的新兴业态。

通过积极引进“熹游记汉服馆”,彰显佘村深厚的古风底蕴,强化了品牌特色;同步引入“鸿福面馆”等知名连锁品牌,推动佘村商业品质升级,更好地实现与城市现代服务的接轨。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社区依托网格化管理机制,主动为辖区内商户提供周到服务。针对“南风小屋”扩店需求,社区积极协调,助力店铺实现扩容升级,使之成为佘村重要的引流亮点和消费热点之一。

“资源+服务”双效赋能 打造富民增收新引擎

社区两委积极完善利益分享机制,对社区持有的资产,采用多种模式保障村集体收益;对村民闲置房屋做好盘活及备案机制,督促承租方规范使用并做好环境卫生管理;对村民自主经营,协助办理手续、提供政策支持、技能培训和宣传推介。

对原有图书室实施“微改造、精提升”,创新打造“路边边”书咖复合空间,植入精品咖啡、阅读沙龙、创业孵化三大功能。引入专业咖啡师驻场运营,开创“咖啡师培育计划”,营业1年时间,营收已突破60万元。同时,借助咖啡教学,“路边边”品牌从村进城,不仅延伸了产业链,还激发了村民的创业热情。目前,“路边边”书咖已成为社区文化消费与创业孵化的“双地标”,成功培育助力两位咖啡师在村内创业开店。

社区民宿产业形成三级供给体系,村集体主导的“古风·行其野”项目以25间客房构建品质标杆,带动村民自办9家特色民宿,吸引社会资本投资3家精品院落,实现“资源变资产、房子变股金、村民变股民”。社区还结合市场需求与住客反馈,拓展民宿基地配套功能,打造了“望山”餐厅,开业3个月营业额达10万元。

目前,佘村已培育包括土菜馆12家、特色餐饮11家、甜品工坊8家、非遗与手工体验坊4家等130多家乡村旅游业态,构建起覆盖“吃住行游购娱”的全链条服务网络。社区集体经营性收入由2019年的199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683.45万元。如今,佘村社区已构建起“组织领航、党群同心、多方共赢”的党建工作格局,在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的过程中乘上了“农文旅”劲风,造出了新时代的“田园新梦”,生动展现了自然美景与农耕文化的和谐共生,以及新农村发展的勃勃生机与无限可能。

江融轩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