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家基地上榜省级名单
江宁科普再添“新质”力量


本报讯 近日,江苏省科协办公室公布2025年度江苏省新质生产力科技馆名单,我区4家科普教育基地成功入选,分别为南京中药现代化科普基地、南京晓庄学院人工智能+教育科技馆、机御未来机器人科普教育基地以及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南瑞继保展厅。
彰显江宁科普硬核实力
据了解,这4家基地覆盖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前沿领域,展现了江宁科技创新的蓬勃生机。
其中,南京南瑞继保展厅通过展示公司发展历程和重大技术创新,展现企业坚持自主创新、打破国外垄断的奋斗历程。该馆工作日对外开放,年接待量约500批、超6000人次,成为工业科技传播的重要平台。南京晓庄学院人工智能+教育科技馆积极拥抱教育数字化转型,融合脑科学和人工智能最新成果,构建“脑—认知—实践”协同发展的多元平台,正在重塑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新生态。机御未来机器人科普教育基地作为南京市首个“机器人+人工智能”主题大型教育基地,拥有6000平方米展教空间,是全国首个深度融合“机器人、人工智能、芯片”三大核心元素的教育科普基地。基地开发的热血机甲少年、飞跃地平线、探秘未来芯等特色活动,为青少年提供了接触前沿科技的独特体验。南京中药现代化科普基地则生动展现传统中药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基地依托中科健康产业集团建设的13个高水平创新平台,组建了专业科普团队,2024年累计接待量突破10万人次,成为多所高校的实践教育平台。
引领全区科普热潮
上月,全区首届“全国科普月”活动圆满收官,这4家科普基地的入选,为我区科普资源矩阵再添“硬核力量”,也成为展示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动窗口。
9月11日,江宁首届“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暨新质生产力成果展在江宁科技创新中心举行。活动汇聚专家学者、科技工作者及科普志愿者100余人,通过成果展示、科学家精神宣讲等环节,生动呈现了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蓬勃态势。在“科普有约”系列配套活动中,区科协精准整合资源,组织数十位院士专家、资深科普讲师深入校园、社区,开展院士专家进校园、幸福课堂、科普惠民行等主题活动近30场。
构建全域科普新格局
获奖场馆的优秀实践,正在转化为全区科普工作的示范引领。区科协通过科普月活动,将优质科普资源输送到每一个角落。
针对老年群体的“智慧助老”手机大赛,志愿者手把手教授智能手机挂号、社保查询、防诈骗等实用技能,切实缩小“数字鸿沟”。面向社区家庭的“科普惠民行”走进谷里、横溪等10余个街道,将科普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让科技创新成果为全民共享。“这些获奖场馆是我们科普工作的标杆,但绝不是孤立的亮点。”区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正推动形成“以点带面、全域覆盖”的科普新格局。
从4个获奖场馆到全域科普网络,我区科普工作已形成良性生态。这些基地不仅是展示科技成果的窗口,更是培育创新思维的摇篮。接下来,全区科技系统将继续推动科普工作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科普动能”。
江融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