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索碳汇转化,“盘活”6万亩林地
江宁15个村(社区)联合开发“绿海”
本报讯 近日,江宁街道牌坊村协同周边14个村(社区)联合开展林地生态价值转化项目,探索碳汇转化新模式。经专业机构检测评估,该项目约6万亩林地所产生的碳汇总量约21万吨,其经济价值初步估算可达600万元。
江宁乡村山水资源丰富,以牌坊村为例,村庄四周茶山、竹海环绕,拥有茶园2600亩、山林5000余亩,其余14个村(社区)也均拥有林地资源。
“如何推动‘绿水青山’生态价值向‘金山银山’经济价值转变,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课题。去年,为深入践行‘两山’理念,15个村(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联合成立江苏南京两座山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两山公司’),积极挖掘地方林业资源潜在价值,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新方法,为乡村低碳发展和集体经济增收探路。”牌坊村党总支书记邢有明介绍。
林业碳汇,即通过植树造林、森林管理和保护等措施增加碳储量,吸收和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目前公认的最经济、安全、有效的固碳增汇手段之一,也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压舱石”。在“双碳”目标驱动下,近年来,江宁坚持因地制宜,结合国土空间规划挖掘可造林空间,充分利用宜林荒山、荒坡、荒丘等科学开展绿化造林工作。例如,15个村(社区)自2016年以来已完成森林抚育约6万亩,实施退化林修复、低效林改造、更新造林等745亩。
项目启动后,两山公司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选定专业的第三方代理机构,对林地权属、树种构成、林龄结构等核心数据进行样地调查,开展评估工作并组织专家审核。机构出示的林业碳汇潜力评估报告显示,15个村(社区)林地资源累计产生的碳汇量约21万吨。
为提升碳汇潜力评估报告公信力,牌坊村同步发布首张“碳中和证书”。证书显示,该村2024年全年温室气体排放量为3049.58吨,已通过使用辖区及周边地块林地部分碳汇量实现等量抵消。接下来,15个村(社区)计划依托江苏省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将“碳汇资产”进行公开挂牌交易,吸引有碳中和需求的园区、企业、大型活动(赛事)等参与。“参照省内外类似项目的交易价格,15个村(社区)‘碳汇资产’的潜在经济价值初步估算可达600万元。”邢有明说。
黄晓雅 孙秉印 江融轩